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环境故事 > 正文

环境故事

环境人:热爱与坚守

他们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为建设美丽中国全力奔赴;

他们是环境学子的引路人,

为祖国环境保护事业输送人才;

他们是环境保护的倡导者,

为壮大环保力量奔走呼号。


他们,是清华环境人。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是他们代代传承的口号。

他们用对环境事业的热爱与对国家需求的坚守,

守护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坚守,朝着国家需求的科研方向

清华环境人的坚守,在于始终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科学研究。郝吉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环境人……

郝吉明于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进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当时国家亟需发展原子能技术,他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与了放射性废水处理方向的学习与研究。1975年,放射性气溶胶研究逐步受到关注,郝吉明根据科研任务需求开始研究气态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处理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后,郝吉明坐上了出国留学的第一班车。当时,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与郝吉明谈话,希望他到美国去学习大气污染防治。一方面,国家大气污染问题日益显现,亟需开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完整的环境学科不仅涉及水,还涉及大气等方面,需要培养其他方向的人才。于是,郝吉明赴美留学,学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1984年,郝吉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毅然放弃了留美工作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美国学成回清华任教的博士。此后的近四十年里,郝吉明潜心大气污染防治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郝吉明老师提到,他的硕士生导师李国鼎先生,曾三次更改专业方向,每一次都是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调整的,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郝老师看来,他的专业方向并没有改变,一直是紧跟国家的需求。他说,当代青年需要把自己的事业理想与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如果离开社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没有人能够成为有用之才。一个人的事业要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具有生命力

个人的事业一定要跟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咱们学院的学生提出“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环境保护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所以我们做这个事业,应该说还是很有前途的。

——郝吉明

坚守,在立德树人中延续无限可能

清华环境人的坚守,在于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持续培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师生一起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胡洪营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环境人……

在胡洪营看来,育人是大学老师的第一职责,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教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老师教出的一些学生又会成为老师,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那么,教育事业就可以持续地发展。

2003年,胡洪营开设了“环境工程原理”这门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近20年来,他不断改版教材、革新教学,花大力气寻找身边的案例,召集课程建设研讨会,大力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做教育教学路上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启发大家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胡洪营在教学研究中追求极致,但也关心体贴学生。他说:“你去关心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得到,这样一个良性的互动就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去学习。”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为什么,这样,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师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思考深度。

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和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高端的人才。环境人应该善于面向国家的需求,在环境污染治理实践中,不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的新问题、真问题和大问题。

——胡洪营

坚守,将绿色发展的种子播入人心

清华环境人的坚守,在于始终勇担社会责任,在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播撒绿色发展的种子,引领生态文明的新风尚,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刘建国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环境人……

近年来,刘建国作为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领域的“网红教授”,在垃圾分类科普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在他看来,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而清华环境人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通过科普宣传教育,带动全社会广泛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他表示,垃圾分类推进之所以感觉难,并不是对人的要求有多高,主要是要能坚持不懈,形成习惯。他说:“垃圾分类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社会文明的试金石,也是生态文明的推进器。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是给大家心中都埋下绿色发展的种子,将种子带到全社会,大家相互之间影响,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生态文明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刘建国多年来深耕固废领域,多次参与重大环境应急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刘建国和他的学生们在其中承担了不同的工作。刘建国围绕清废服务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政策程序的研究制定,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技术保障。他指导的学生们有的参与了赛时实习生的工作,有的参加了赛场志愿者工作。刘老师说:“并不是只有做研究、做课题才是有意义的人才培养,人的发展应当是多元化的——为国家重大活动作贡献,也是重要的培养环节。”

这十年是我们环境领域变化最快的十年,我们环境人解决了很多中国的环境问题,很多已经站在世界前沿。未来十年,在环境领域,我们将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榜样,如果我们能一举拿下、牢牢占据前沿阵地,那我们在国际的环境领域就处于一个领跑者的位置,这并不容易,需要靠未来的同学们。

——刘建国

起于热爱,终于坚守。自1928年以来,一代代清华环境人投身环境事业,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新一代环境人将接过环境保护这面大旗,用我们的热爱与坚守,延续中国环境事业的辉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