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UNEP中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1995年9月18日-23日,《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管理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以及废物产生减量化的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1997]669号批准在清华大学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2011年,经国务院授权,环境保护部部长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代表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签订《关于建立巴塞尔公约亚洲太平洋地区培训和技术转让区域中心的框架协议》。亚太中心(称作“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以具有区域职能的国家机构的形式自治运行,是全球14个巴塞尔公约区域和协调中心之一。

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确立亚太中心的核心职能包括培训、技术转让、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生态环境部确立亚太中心的职能包括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支撑及履约支持,开展全国危险废物培训和战略研究等。在<2013-2014>和<2015-2018>连续两次全球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和协调中心的评估中,亚太中心均获得满分100分的优异成绩。

2002年以来,亚太中心支持我国政府参加历次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和工作组会议谈判,自2016年开始支持参加联合国环境大会谈判,以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塑料公约谈判工作。建立巴塞尔论坛,促进信息交换,逐步引导区域履约和发展方向。发起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届为公约发展、履约以及国家固体废物管理提供平台。支持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承担帮扶指导、标准研究、国际宣传、技术方案编制等多方面任务。发展无废国际城市网络,宣传、推广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经验。从国际公约、国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回收利用技术、地方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支持全球禁塑限塑工作。从国际公约、国家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国际交流合作等多方面支持全球电子废物治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是根据《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由中国政府于2006年11月提名, 2007年4月30日-5月4日的斯德哥尔摩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提名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为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2008年4月在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对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其依托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开展斯德哥尔摩公约政策、技术、能力建设和履约工作等评估的基础上,于2009年5月4-8日召开的第四次缔约方大会批准成立。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以培训、技术转让、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为核心职能,协助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实现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各项目标。

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通过实施区域和国际项目,为亚太区域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所需的管理政策、机构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每两年组织召开的区域化学品论坛以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的重难点议题、国际化学品领域的新兴议题为主题开展研讨,解决区域国家面临的主要履约难题。在国家层面,自2009年以来,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支持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历次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谈判,自2015年开始支持我国政府参加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谈判,是我国在POPs和化学品相关国际公约和框架等谈判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每年组织召开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已成为国内研讨POPs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展示POPs分析和控制的高新技术与先进产品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先后开发POPs清单方法学、痕量POPs检测方法、POPs释放机制等研究。

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在POPs和化学品领域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为亚太区域国家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和化学品管理提供必要支持。在巴塞尔、鹿特丹和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缔约方大会组织的两次(<2013-2014>和<2015-2018>)对全球16个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中心的评估中,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双满分),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政府批建科研机构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环境领域最早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建设,1995年通过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在2015年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三十年来,实验室一直瞄准环境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了一批国家环境领域的重要科研任务,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理论及技术突破。2015年以来,以第一单位累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在国家科技发展、生态环保相关重大战略实施以及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有力地支撑了依托单位环境学科的发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2个A+、2个A的优异成绩。构建了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成效显著,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环保领域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拥有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国家重大环保咨询及科技规划中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教育部组织实施,清华大学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及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基础研发中心建在清华大学校内,工程化研究中心建在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于2021年3月顺利通过验收,同年7月纳入首批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岳光溪、贺克斌领衔,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俊华教授任工程中心主任。

该工程中心围绕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实现碳中和为目标,面向钢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治理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细颗粒物高效捕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重金属减排及资源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及资源化、高效碳捕集技术及资源化、烟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工艺集成及优化、大气污染物大数据分析和碳交易核算等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着力解决大气环境和碳减排面临的难题,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重点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http://www.thunel.com/

 


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

   

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国合基地)是环境学院2007年12月申请并经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13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基地面向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环境学科的国际前沿,遵循“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模式,组织开展与国家和全球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创新研究,为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环境污染控制和新能源技术与管理经验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地设主任1人,由环境学院院长兼任,主管科研副院长负责基地日常协调工作,并设秘书1人。

学科积淀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基地形成了求真务实、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拥有以钱易、郝吉明、曲久辉、贺克斌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72%教师具有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10个月以上科研经历。

“顶天立地”并重,服务国家战略。基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突破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为实施“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开展新冠疫情环境应急攻关等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服务。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生态过程与管理、环境监测与模拟等。

构建本研全英文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基地与耶鲁大学、巴黎高科等欧美顶尖大学开展对等合作,每年向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学生参加竞赛、国际会议、短期课程、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海外实习等各项交流任务,持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空地一体化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北京“环境脑工程”)

   

清华大学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环境脑工程)位于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为科学城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之一,由清华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双主体”共同推进。项目总投资4.87亿元,总建筑面积3.33万平米,主要新建综合实验楼、环境模拟工房和跨介质环境模拟公园等。

环境脑工程平台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双一流”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和教学实验基地。主要包含空地一体环境感知、环境样品与信息中心、环境模拟与智能响应系统三方面内容,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尺度感知、多维度模拟、多元化响应,开展大尺度、高精度、多介质耦合的环境污染迁移与改善模拟,建设成生态环境领域国际领先,贯穿“基础设施-研究-应用-转化”创新链的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创新平台。

平台自202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2022年10月建安工程竣工验收,2022年底进入试运行阶段,2023年项目整体竣工验收。平台建成后,将按照“创”(创新关键瓶颈技术)、“补”(打通链条)、“用”(强调协同应用集成)、“合”(完善综合调控方案)的思路,打通瓶颈,形成面向环境问题的技术产业全链条,为我国水、气、土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多层次的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为京津冀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提供多层次的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于2007年6月申建,2010年通过环保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审议并正式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牵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金城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家参加单位共同组成。

为借鉴发达国家开展环境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措施,环保部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环境保护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开展清洁生产、污染控制和再生利用等环境技术评估和筛选,通过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推动环境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成为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研究、技术评估与示范、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中心自2010年开始负责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BAT审查与管理,共管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46项及水专项多个BAT文件,为促进国家产业转型,支撑国家宏观环境管理,推动污染防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心主持了秸秆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餐饮业、氨氮等多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工作,参与了城市污水处理、种植业等多项技术政策的编制工作及畜禽等BAT的编制工作。中心根据国家环境管理的要求,提出环境技术指导文件体系表的调整计划,参与多个重大污染行业的技术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并参与完成环境新技术的验证工作。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国家环境技术评估(BAT)及推广体系研究与流域示范课题(编号2013ZX07504-004),在研究过程中,向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提交了BAT指南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议方案、工程技术规范纳入“三同时”各环节建议方案、BAT指南纳入总量控制制度建议方案等成果,向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提交了《BAT指南等技术指导文件纳入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建议,并根据研究成果编制了支撑排污许可证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十三五”顶层设计文件,提出的十三五阶段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的建议内容纳入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http://www.chinacses.org/zxpj/gczx/gcjszxjj/201701/t20170123_633396.shtml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简称SMARC)于2011年3月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3年11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环境领域以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

实验室面向国家环境管理重大需求,以环境微生物高效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通过实质性学科交叉、融合,汇集全国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和资源,积极开展与环境微生物安全利用与控制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咨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和区域环境管理、决策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在开展前沿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同时,建立环境污染控制生物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和微生物安全控制的基地和服务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声望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本着“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合作研究氛围,建立了一支以清华大学环境微生物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科研队伍,活跃在国际国内相关学术前沿领域。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科研人员41人,包括教授(含研究员)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实验室以环境微生物的利用与控制为核心,主要开展污染物生物毒性与生物降解机制、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治理技术、有害环境微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从2011年至今,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每年实验室研究队伍承担国家和环保部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年来,实验室在“再生水生物风险产生机制与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微藻产油、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堆肥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等一系列“污染治理与资源能源生产耦合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发表了高影响因子SCI、 EI、核心论文千余篇,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各百余项,并编写了标准、规范、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已成为环境微生物领域重要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

 


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建设,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共建,2011年4月被北京市科委正式认定,并于2014年和2017年经历了两次绩效考评,评定等级均为良好。

中心以生物质废物为对象,以清洁燃气化为目标,致力于生物质燃气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心立足于国家生物质燃气领域的技术发展需求,坚持“着力统筹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前沿技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发展思路,借助依托单位的基础研发与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中心的成果转化能力,为行业或企业群体提供技术研发、工程转化等服务,推动生物质燃气的产业化发展。

中心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研发了强化水热预处理技术、高级厌氧消化技术、间壁加热式绝氧热解燃气化技术、化学链制氢技术以及吸收-吸附多级组合式沼气提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装备和系统集成研发,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成套化的装备产品,并结合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废物来源和用户需求的生物质废物清洁燃气化技术路线,为我国生物质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10余篇,毕业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近40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修订地方标准4项,编制团体标准15项;培养优秀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后10余人;设立开放基金,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近21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青年科研人员,支持经费近80万元;形成产业技术路线图、经济政策草案和生物质燃气领域低碳减排研究报告各1项,认证/核证方法学草案2项。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3年2月通过环保部批复建设,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于2017年3月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评估结果为优秀。

实验室致力于在大气复合污染排放表征、大气复合污染多维溯源、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战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各部门以及企业培养大气污染防控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管理部门急需的技术咨询与工程管理培训,并为国家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提供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的技术规范参考。实验室以大气多目标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为核心,开展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从大气复合污染表征、大气复合污染多维溯源、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决策技术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战略与对策,形成完整科研体系和社会服务环境管理支撑体系,最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控研究中心。

实验室现有教研人员21人、在站博士后40人、研究生116人、客座研究人员4人、合同制工作人员30人,共计21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4名、青年拔尖人才各3名。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13年7月经北京市科委批准建立的部属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秉承“科技支撑决策、科技引领实践、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围绕新兴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瞄准国际环境学科学术前沿并结合国家环境污染控制未来需求,将发现问题(风险评价)和解决问题(控制技术)有机结合,重点开展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新兴有机污染物排放源风险削减技术、新兴有机污染物废物的安全处置技术三个方向的研究,力争产出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建立良好的研发成果转化机制,为解决北京市、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做出重要科技贡献,成为新兴有机污染物方向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自建立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多项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新兴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课题,项目经费约43,000万元;设立开放课题30余项,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省部级奖励22项、行业协会奖励15项,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国内外授权专利百余项。在2017年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三年绩效考评中荣获优秀。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据《关于加强北京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北京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北京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于2020年10月批复建立的。实验室针对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安全、低碳发展等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旨在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环境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提高我国环境前沿技术水平和北京市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解决北京市、京津冀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重大科技贡献。

实验室瞄准新兴污染物风险防控、再生水利用、机动车排放控制、绿色低碳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1)新兴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2)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3)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大数据智慧监管技术;(4)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机制与技术四个方向的研究,研发基于前瞻科学认识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前沿技术;通过全方位开展学术交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与举荐、科技咨询与服务等工作,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我国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贡献绿色智慧方案。

实验室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环境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实验室主任为郝吉明院士。团队人员总数40人,其中,院士1人,4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通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将在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大数据在线监管、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等方向取得多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科研条件达到国内领先,并拥有一支专业结构齐全、学科交叉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前沿技术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参加)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经国家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由东北大学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由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系、公共管理学院相关教师组成,由环境学院陈吕军教授任分室主任。

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面向生态文明、双碳战略、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等国家重大需求,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智库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实验室承担了《生态文明十五讲》《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导论》《碳核算方法》《Industrial Ecology and Circular Economy》《化学工程与高分子科学导论》《化工系统优化与综合》《环境、气候变化与治理》等课程教学。

实验室聚焦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在产业生态化、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资源效率、产业共生、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生态环境系统工程、过程系统工程、生态工业系统分析与集成、能源与化工技术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开展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项目等大量科研任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形成多项重要决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大气颗粒物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参加)

   

“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开展大气颗粒物监测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为首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5月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年复评审。

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以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环境空气及污染源等,研究并解决颗粒物及其主要前体物监测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依靠手工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及数据信息化处理等现代监测分析方法和手段,重点研究颗粒物的环境和污染源采样、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理化特性分析、来源解析技术、遥感解译和预测预报等五类重点技术,开展相关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排放控制绩效评估、来源解析、成因机理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京津冀地区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组成特征及其迁移变化规律,推动颗粒物监测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进程。

重点实验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87篇,其中SCI14篇,形成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外观专利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外观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6项。2020年,重点实验室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专利授权2项。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参加)

   

清华大学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15年5月经北京市科委批准成立的。室内空气质量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国际室内空气科学前沿和北京市发展需求,利用清华大学的建筑、环境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污染源散发特性、室内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风险、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研究,为政府决策、标准制定、行业监管和产品升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营养“健康、舒适、节能”的北京市人居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重点实验室依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详)》、《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机构经费管理办法》设置开放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讨论批准,同意对11项开放课题进行资助。

2020年实验室发挥了建筑、环境、医学学科交叉的作用,及时应对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等引发的室内空气质量领域新挑战,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和基金委新冠防控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在雷神山、火神山、金银潭医院和一批方舱医院等重点诊疗空间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实验室针对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问题,从室内空气环境人因学、室内外关联、污染源特性、空气净化、综合控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深入,为解决室内环境“老大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促进了国家、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发展。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筹建中)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中心”)是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于2021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工程中心围绕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大问题,以长江大保护战略和“4+1”工程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开展基于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矿山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生态水利过程调控、智能感知与决策支持、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形成长江流域“三水”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及一条弧全产业链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能力,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自主设立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在国家环保局与我校联合建立的环境工程设计院的基础上,经1998-1999学年度第13次校务会议批准,于1999年4月成立。它的成立是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加强我校环境学科群建设,利用我校学科综合优势,促成跨学科、综合性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验基地建设。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作为学校首批建立的跨系研究院之一,是高校科研改革的一项举措和尝试。研究院采用虚体院的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研究院设管理委员会,正、副院长和学术委员会。建立院务会议制度。由学校按实际编制设置岗位发放津贴。办公地点设在环境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协助办理研究院有关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研究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主体,包括核能技术设计院、化工系、热能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等多个系(所)的相关研究所或研究室,以及“水污染控制设备质量检验中心”、“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与培训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等研究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秉承成立宗旨,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在所承担的“985”一期建设期间,建成环境领域的综合学科群;将高新技术与环境技术结合,提升学科了的整体创新水平;大力发展环境管理战略研究,为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多项科学依据;从单一的工艺末端污染控制发展成为工艺全程控制,开展大量有关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国际合作;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的范围得到拓展,从传统点源污染治理发展到线源和面源污染控制领域。

研究院积极开展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先后组织了“中英环境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中美经济、能源与环境研讨会”,“中芬环境与森林研讨会”,“清华大学—京都大学第二届能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等。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与京都大学共同申请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的“Core University Program”,双方牵头合作开展为期十年的“城市环境”项目。中方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七所院校,日方包括近三十所大学,合作涉及水资源及利用,水资源控制、酸雨控制,污染预防技术的创新、固体废物管理,再循环系统的建立、城市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等诸多领域。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中心是2001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署之年,经学校自主批建的校级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为环境学院余刚教授。中心以环境学院为依托,与化学系和法学院等单位共建,是国内率先成立的化学品环境公约研究机构,也是之后成立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持续技术支撑我国的POPs履约工作。

研究中心以新兴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污染源减排、废物安全处置和履约决策支持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多学科交叉地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前瞻性高技术开发和战略性决策咨询。自成立以来,中心承担了大量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中国工程院等新兴污染物方面的课题,此外还承担了多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欧盟、日本等国际合作项目,累计到款近20,000万元。截止目前中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包括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目前累计培养优秀人才超过100人,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于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6年至今,中心每年主办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全国化学品环境安全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6届。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领先的新兴污染物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清华大学自主批建的校级科研机构,2021年入选校级智库机构。中心主要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求,在环境系统分析与区域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咨询和研究工作,为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50余项生态环境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委托的重大政策咨询和研究课题项目,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环渤海、西部大开发、中部城镇群等重大战略区域环境评价和雄安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贵安新区、滨海新区等国家级新区规划环评或环境规划咨询课题等,有效支撑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十三五”环评管理改革和战略环境评价参与综合决策研究课题承担单位,完成了战略环评参与“多规合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核查和空间规划的环境管控机制等系列研究课题,并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专题研究任务。“十三五”以来,中心主持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地级市战略环评(连云港市)和城市“三线一单”编制项目试点,全过程参与了“三线一单”技术指南、编制要点和成果应用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和技术规范编制,是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技术专家组成员单位和对口指导单位,牵头完成了河北省“三线一单”编制和白洋淀流域、雄安新区“三线一单”等省级和重点地区“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是国内战略环境评价和“三线一单”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团队之一。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2项,累积发表区域战略环境评价、规划环评和“三线一单”领域相关专著10余项,各类期刊论文50余篇,软件著作权10余项。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16日,挂靠环境学院,共建单位为人文学院、低碳能源实验室,绿色大学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合作建设单位,对校内其他各院系开放。中心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团队、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杨斌副校长任中心管委会主任。贺克斌院士任中心主任,钱易院士任中心名誉主任。何建坤教授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和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分别任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中心战略定位为生态文明领域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高校类高端智库和新型绿色智库。中心属于清华大学五大智库群中的创新发展智库群和环境与低碳发展智库群。中心遵照《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战略要求,发挥清华大学学科交叉优势,广泛联合工科、理科、文科以及艺术学科的一批学者进行深度合作,建构完整、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中心可以为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重大任务部署、改革总体方案,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的融合,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撑。

中心建设和发展核心目标: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开展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问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决策支撑技术创新与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及公共服务,围绕重点领域的关键问题形成重要决策参考,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并打造一支从事生态文明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推动清华大学成为生态文明研究高校类高端智库,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是依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立的战略类校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心面向国际本领域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从基础科学到实际应用全链条创新的协同互动,以水质与水生态关系及调控、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水污染控制的绿色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将水质、水环境、水生态过程与机制进行深度融合,力争不断取得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的系统科技成果。

中心现有人员90余名,其中事业编制人员1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专长互补、具备开展全链条创新实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中心学术骨干主持了国家973、863、重点研发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际合作等国家级重要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了400余篇论文,获授权100余件国内外发明专利,获得5项国家奖、多项省部级奖、发明专利奖、国际奖、何梁何利奖等科技奖励。在水中砷、氟、藻、有机物、重金属去除和污染控制、电化学净水与同步产能、高浓度废液及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拥有专利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应用;主持和完成了多项重大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具有解决系列工程难题和承担大型生态环境规划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在国内外本领域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联合共建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23日,是清华大学与国外企业共同设立的首个校级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中心依托环境学院,汇集了来自材料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学院、土木工程系、地球系统科学系等10个院系20个项目团队的顶尖学者,开展环境科学、能源、材料科学以及车辆安全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性、基础性学术、技术研究,旨在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富裕社会”作出贡献。

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累计收入科研经费11514万元,启动科研项目14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13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北京APEC会议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废水处理技术为丰田在华工厂废水处理提出了解决方案;能源、汽车安全、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均在各自领域内处于前沿水平,申请了多项专利。多名本科生、研究生通过实际参与中心的科研项目,学习到宝贵的国际项目科研合作经验,并顺利获得学位或继续深造的机会。

近年来,围绕环保、节能、安全三大研究目标,中心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包含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拟、储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链、电力系统和CCUS、碳源汇、碳市场等在内的多个热点领域,推动和促进各研究项目的相互融合,力求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移动社会以实现中心愿景。

 


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7月16 日,清华大学与昆明市政府环境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昆明市举行。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市长王喜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出席仪式。薛其坤副校长与王喜良市长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根据双方合作协议,2018年5月16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与昆明市政府共建的“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执行期5年。

联合研究中心围绕滇池蓝藻发生机理、富营养化治理关键成套技术、中长期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及战略对策等开展持续、深入、系统与创新性研究,充分发挥中心在滇池污染治理、蓝藻水华防控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作用与功能,为滇池治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科学治理滇池污染宏观决策提供科技支撑。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滇池治理“三年攻坚”、昆明市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滇池污染防控与管理问题开展立项研究。截止2020年底,先后启动8个项目,全部列为“三年攻坚”、滇池治理重点和“长江驻点”项目,一验收3个项目。撰写项目阶段进展报告5份,上报昆明市政府各类建议专报5份,得到昆明市委程连元书记等领导的批示和政府采纳。为助力昆明市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各项工作,破解滇池治理难题、提升滇池保护治理水平、开展科技攻关、培养相应领域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溯源与管控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溯源与管控联合研究中心于2020年4月成立,2020年7月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一届管委会会议。该中心的使命是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着力打造清华-中节能环境质量监测、溯源与管控决策支持技术的国际一流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力争成为环境大数据分析、模拟和优化决策技术的思想领袖和高端智库,为政府与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和战略建议,为国家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联合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一是合作开展新型、智能化环境监测传感器研发与功能拓展,研制便携、快速、适应复杂场景的新型环境监测新装备和新传感器;二是合作开展服务于政府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科学决策的环保大数据价值挖掘分析,研究环境污染的溯源和成因分析等辅助决策产品,以及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环境精准治理及相关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于从2020年11月成立。中心致力于研究水处理领域和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在水处理方向,以新型纳米絮凝剂为基础,研究新型纳米絮凝剂如何应用到雨水溢流污染控制中,然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规模,后续将开发基于加载快速沉淀分离的溢流污染控制系列技术和产品;在固体废物处理方向,开创性的提出在中小城市进行有机固废“收集-处理-利用三级网络”构建技术研究,中心结合京津冀区域有机固废的污染特点,深入研究中小城市畜禽粪便、餐厨垃圾、污泥、秸秆、人粪便等多种有机废物的协同干式厌氧处理技术,开发服务于中小城市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提供有机废物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固体废物处理方向,基于生物质热解技术,对分布式气-热-炭-电多联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有效解决生物质等有机固废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能达到生物质等有机固废资源化、能源化转变的目的,有效缓解中小城市供暖、燃气、用电等的压力。为了大力推动中小城市环境发展,中心旨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解决中小城市日益严重的雨水溢流污染、有机固废、生物质等跨学科/跨领域环境难题,同时变“废”为“宝”,实现有机固废和生物质的资源化、能源化转变,从而满足中小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建设的发展需求。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绿色制造与低碳循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绿色制造与低碳循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4月,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

中心面向轮胎行业在控污减排、节能降耗、资源循环、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面向合肥高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带动区域绿色制造示范方面的迫切需求,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研究:一是开展轮胎行业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轮胎生产过程中以不同介质形式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源头和末端控制技术;二是轮胎行业与区域制造业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策略研究,包括生产全过程的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节能关键节点及解决方案;三是轮胎行业与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发展技术路径与方案,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与碳足迹追踪、行业和区域降碳潜力评估及降碳技术策略、以及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管理与评估方法与系统开发等。

中心将有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互补与合力,构建产学研交叉融合平台,致力于为解决轮胎制造行业乃至其他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绿色发展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合肥高新区低碳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企业和地方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事业做出清华贡献。

清华大学-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特种膜分离净化与资源回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特种膜分离净化与资源回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赛诺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6月,是清华大学依托环境学院与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校级研究中心。清华-赛诺联合研究中心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平台和团队,结合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优势,联合开展膜分离净化与资源回收领域前沿基础性和行业引领性学术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推广,致力于推进膜分离技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工业绿色生产与资源回收等方向应用,努力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要科技贡献。

清华-赛诺联合研究中心重点面向市政、环境、工业等领域水质安全、污染控制和资源回收等重要需求,以特种膜材料工业化制备突破为基础,联合开展特种膜分离过程与机制、膜净化工艺技术、膜分离组器装备及数字孪生、膜污染观测与控制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共同推进核心技术产品原理创新、工业试制放大和工业化应用,为国家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保护和绿色工业过程等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清华大学外派院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环境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主办、在苏州高新区登记注册的自收自支、科研性质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清华环境研究院致力于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学科发展和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三者统一,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环境学科”发展战略打造助力。

清华环境研究院面向全国共性环境科技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建设环境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以及环境决策咨询平台。设有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中心、环境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研究中心、固废利用与处置技术研究中心、绿色保险中心、环境规划与评估中心以及工业水处理中心等9大交叉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为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污染场地修复、智慧环境等领域相关环境技术研发提供平台支撑。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为独立招聘,部分研发团队负责人由环境学院现有教师兼任。研究院已组建近500余人的科研、产业和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日趋完整;引进25支高水平研发团队,1支院士团队,逐步构建了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管理政策-智慧环境技术的环境领域全链条技术体系。

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以及当地其他有关部门为研究院的建设运行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办公、实验与中试场所,总面积逾4.2万平方米。

http://www.tsinghua-riet.com/page/home/